第五五七章 还是有转机的-《重生之药材大佬》


    第(3/3)页

    我不答应!

    文在瑛愤怒的拍了一下小几。

    “中医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在这块地上流传了几千年,也为华夏百姓服务了几千年。中医的根在民间,生于斯,长于斯,想要灭掉,没那么容易。我这就去找上门,给他们建言,给他们说说利害关系……”

    老太太真的生气了。

    外国人对中医虎视眈眈也就罢了。

    你们这些人也对中医心怀鬼胎?

    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瑛姐别冲动,别冲动,消消气。”

    文在山急忙拦住了老太太。

    这老太太可是个火爆脾气,资历也老,真要是闹起来,恐怕有些不好收场。

    “怎能不生气,就看着这帮孙子胡折腾?”

    文老太太气呼呼的问道。

    文在山好说歹说这才劝阻了即将暴走的姐姐。

    “其实啊,这件事未必没有转机。”

    文在瑛愣了一下,接着一把扯住了他。

    “转机,什么转机,你倒是说清楚?”

    陈阳也竖起了耳朵,认真的听着。

    “要说以前呢?中医的趋势除了走高端路线和沦为西医的附属外,没有其他的路。但是现在……”

    说道这里,文在山顿了顿,喝了口茶,低声道:“有了新的眉目。”

    “什么新眉目?你倒是快说,别卖关子。”

    文在瑛有些着急。

    文在山哑然。

    这个老姐姐还真是着急啊!

    “先说说西医体系吧。现在西医体系已经完全饱和,基本上占据了全国的市场,已经到了瓶颈,想要突破是难上加难。同理,他们的盈利能力也进入了衰退期。任何行业一旦进入了瓶颈,就会陷入内耗,盈利水平开始衰退。这个体系也就陷入危机,结构臃肿,僧多粥少,难以为继。”

    “为了维持体系的健康,医院必须要盈利。以前是以药养医,为了个人绩效,医生只能拼命的开药,小病大医,创造盈利。现在是依靠仪器赚钱,有必要没必要都要先检查一番,赚点检查费。如此一来,就会引发严重的恶果。病人看不起病,医疗也成本也居高不下。以前感冒几块钱的药就行,现在去医院,一番检查下来没个千儿八百是不行的。”

    “换句话说,看西医的成本是越来越大了。相反,这时候中医的好处体现出来了。不用那些乱七八糟的检查,也不用开乱七八糟的药,一样能够把病治好。所以,我以为中医的机会来了。”

    说到这里,文在山再次端起了茶杯。

    等一下!

    文在瑛抓住了他的手,不悦道:“你要说就说完,别说一半留一半,好不痛快。”

    文在山登时有些哭笑不得,只得放心茶杯,耐着性子道:“一边是居高不下的西医就医成本,一边是物美价廉的中医诊疗。你若是上面,会有什么想法。”

    啊!

    听到文在山的解释,文在瑛心中一喜,道:“照你这么说,西医成本增加,就是中医突围的好机会?”

    不错!

    文在山这才有机会喝了口茶,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陈阳也有些愣了。

    但仔细回味了一下,居然觉得有些道理。

    其实西医的检查有很多都是无用部分,是为了盈利而过度医疗。

    中医的话就没那么麻烦了,望闻问切就能诊断的出来。

    比起现在的西医诊疗,中医可谓是物美价廉了。

    所以……

    文在山笑了笑,道:“我说,中医的机会来了。这些年,尤其是非典过后,郭嘉开始对中医重视了起来。虽然整体趋势尚未从根本上改变,但已经有了苗头。”

    有道理!

    陈阳也是连连点头。

    非典时期,西医中医也都齐齐上阵。

    无论是疗效还是经济成本方面,中医都不比西医差,某些方面更是远胜那些仪器堆出来的数据。

    这一点,陈阳可以完全的肯定。

    因为非典时期,仁和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医的疗效也得到了病患的认可。

    “这么说,是我多虑了?”

    陈阳惊喜交加。

    呵呵!

    文在山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作为中医药的六大龙头,他都没着急,你一个卖药材的着急什么?

    甚好!

    甚好!

    陈阳也松了口气。

    他这才明白医药不分家的道理。

    中医完了,中药又岂能独善其身?

    要想搞好中药,必须支持中医!

    “小陈啊,未来你的担子很重啊。”

    文在山语重心长的说道。

    好医必有好药。

    作为药材的龙头,海王自然是责任重大。

    “老爷子放心,有我在,药材就不会出问题。”

    陈阳这会儿自信满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