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11:45。 肖邦研究院,二楼会议室。 屋内略暗,讨论声不断。 会议室是四方结构,虽然是纯木质装修的房间,但此刻却散发着打印油墨的气味 室中摆着一张老旧的云杉木大圆桌,17名评委环桌而坐,神情各不相同。 另外还有两名公证人员坐在圆桌的最底部,他们不参与讨论,只负责监督过程。 布兰哈诺坐于最靠东墙投影仪的位置,投影仪的画面上正是本届肖邦大赛第一轮选手的比赛获票数据表。 数据表是由公证人员经每组比赛结束后分别从17名评委提交的档案袋里收集统计的。 这份数据表换做旁人看大概一时很难看懂。 【建议这里稍微看的慢点,比赛的晋级规则有些复杂,前三轮的晋级主要取决于获得的YES数】 表格只有两列。 第一列的顶格里写着‘名次’,第二列的顶格里写着‘Yes’。 接着往下。 ‘名次’之下的前五行都写着一个黑色阿拉伯数字‘1’。 ‘Yes’之下的前五行也同有一个黑色的阿拉伯数字‘17’。 如下。 ‘名次|Yes’ 1.‘1|17’ 2.‘1|17’ 3.‘1|17’ 4.‘1|17’ 5.‘1|17’ 其含义是本论获得第一获票数的选手们一共为五人,他们在第一轮比赛中获得了全票所有评委的投票,17票全过。 这里注意一下,此时17名评委并不知道这五名选手姓式名谁,来自哪个国家。 或许他们会有私下交流,但没有一名评委会愚蠢到主动与其他十六名评委去交流某一选手的情况。 身为一名肖邦大赛的评委,其身份在这个阶段实际上是格外敏感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