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罗马由来-《贼军》


    第(1/3)页

    对战利品的诉苦,杨爽无动于衷。

    不是他心硬,而是大隋北地汉人仍旧生活在水火之中,他哪有那么大的圣母心去关心万里之外,或许是,或许不是的同胞。

    两人相顾无言,沉默许久。

    当赤红朝阳腾起,远方一望无际的骑兵群渐渐露出狰狞面孔。

    杨爽才蓦然惊醒。

    多!

    实在是太多了。

    哪怕面对西部突厥十万大军都面不改色的他,在这一刻心脏也忍不住加快速度。

    沙钵略的骑兵远比阿波、达头两部精悍无数倍。

    抛去草原常见的控弦,其后还有数百架十分熟悉的战争器械。

    床弩、投石机!

    不愧是与大隋僵持数年之久的存在。

    原本杨爽以为对方如同中部突厥一般,全都是来去如风,掠夺完就走的骑兵。

    不曾想,沙钵略竟然有成建制的步兵军团。

    那些操纵器械的精壮体魄,更是远超己方融合民魂的劳力。

    他们各个肥头大耳,大冷天里**着脊背,以皮带或者金属链子缚身,头裹红巾,腰跨短刃,周身弥漫彪悍气息。

    三十万大军自然不会拥挤在一起。

    跟西方阿波大军相对而立的只有十万骑,其余皆是步兵。

    一部分立于南方,一部分集结在杨爽所在的高坡下。

    至于刚刚冲过去的那群哨骑,早已被粉碎。

    等杨爽看清沙钵略步兵军团的军容,他心中惊意更甚。

    如果说,大隋边疆的甲士数量有点匪夷所思,高达五万之巨。

    那东部突厥披甲执锐的步兵,却能令人感到绝望。

    二十万步兵竟然人人着甲!

    此甲非皮甲,而是盔甲。

    虽然人不可貌相,但在战事频发的北地,判定一支军队的战力,还是以装备精良程度而论。

    毕竟掺杂水分的队伍,不可能在这里生存太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