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思安思索了一下,上前询问对方,这附近可有空出来的房子能够租住。 那位比李思安大不了十几岁的大娘笑呵呵的站了起来,将手里的菜放到一边,热情的和李思安打起了招呼。 听到李思安准备找个地方暂住下来,便热情的带着李思安到了一间民宅之前。 先在门口喊了几声,发现里面并无人回应之后,那位大娘便不好意思的说道: “许嫂子可能是去听经了,估计不一会儿就能回来。” “听经?”李思安好奇的问道。 “没错,最近一段时间,从外面来了一支‘正明道’的道士。” “每天在街上讲道传法,说的都是劝人向善的内容,俺们这些人闲着没事,还会去听人家讲经传道。” 李思安思索了一下,不禁疑惑的问道: “您们都对讲经有兴趣?” 若对方真的是正统的道门道士,所讲的经典估计都是极为繁琐的道门典籍。 别说是一群普通老百姓,纵然是饱读诗书的读书人,想要理解里面晦涩的含义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深入学习。 这群中年人怎么会对讲经这么热情? “嘿,人家正明道的道长,每次都会给前去听经的人分发两枚鸡蛋和一碗符水。” 哦,原来如此。 李思安点了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讲下去。 “那符水是熬的米汤,里面加上了道长烧的符灰,喝完了感觉身上暖洋洋的,心里也敞亮痛快了不少。” “所以我们才会愿意时常过去听经,就当是闲着没事找人唠唠嗑。” 说话之间,另一名中年妇人也从远处走了出来。 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挥之不去,胳膊上挎的篮子里还放着两颗很明显的鸡蛋。 “许嫂子回来了?”妇人笑着为双方做了个介绍,替李思安说明了来意。 那姓许的嫂子也是一样热情的推开自家院子的栅栏门,带其观看起自家院子和房屋的情况。 “这个院子本来是俺丈夫留下来的。” “但俺丈夫前两年去世了,只留下俺一个人住在这么大的院子未免空荡荡的,心里也不踏实。” “你们小两口若是没什么怪癖,住在院子里也算是让这院子多些人气,也当是陪陪俺老婆子。” 总而言之,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李思安以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交纳了一个月的租金。 准备回头再买一些被褥等物放到屋里,这宽敞明亮的主屋就能由李思安和诗依两人居住。 而这位姓许的大娘则是一个人住在旁边狭小一些的偏房。 据她所说,自己本就住习惯了那个偏房,一个人住在太大的房子,只感觉心里发慌不踏实。 还是小屋子待起来更有人味,心里更舒服。 就在李思安刚刚搬进来,正在收拾屋子的时候,却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哀嚎声和哭喊声。 “怎么回事?” 出门和其他几个邻里街坊看起了热闹。 稍微一打听,李思安便知晓这是某个街坊里一位老人寿终正寝。 其子见到老人逝世,自然是一时难以压抑心中悲痛,哭嚎出声也属正常。 “范老爷子也是可惜了……生前是多好的人,邻里街坊都是有目共睹。” “倒也不能这么说,人家范老爷子活到六十七才去世,也算是喜丧了。” “一辈子舒舒服服的,父慈子孝,还有什么可惜的。” “也对。” 第(2/3)页